【在中美两国猜疑与竞争日益严重的情况下,中国两位重量级的国际关系学者在美国权威的《外交事务》杂志同时发表文章,表达中国学者关于中国外交政策与中美关系的看法,与美国同行对话,希望中美两国学者共同努力,“能够找到一种方式来管理彼此间的竞争,避免一场谁都不想要的毁灭性冲突”。】
中国快速崛起是21世纪最重要的历史事件之一,更是当今国际政治与经济格局深刻变化发展的关键一环。中国快速崛起及其带来的全球冲击与影响,日益受到世界各国,尤其是西方国际政治与国际关系学者的关注与研究。
全球最具影响力的外交政策杂志《外交事务》刚出版的7/8月双月刊,以“中国能否保持崛起”为专题特刊,发表多篇分析探讨中国崛起的文章,其中包括两位中国顶级国际关系学者的文章。这期杂志的编辑费兰(Daniel Kurtz-Phelan) 在特刊的导言中写道,“东方(中国)在崛起”,是人所共知的事实。一个自信的中国,在多年表现亮眼的经济发展的支撑和最高领导人习近平的领导下,已宣称自己作为世界大国的地位,并接受了与美国长期竞争是不可避免的事实。费兰并提及介绍了“中国最重要的两位国际关系学者“在他们的文章中表达了”北京如何看待当今世界的观点”,这两位学者一位是清华大学国际关系学院院长阎学通,一位是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院长王缉思。费兰说,阎学通勾勒了中国日益增长挑战美国的意愿;王缉思解释了他认为,“为什么大多数中国观察家现在认为,美国尽一切可能遏制中国,是因为害怕和嫉妒中国的崛起。” 阎学通与王缉思在他们的文章中介绍中国的外交政策与中美关系时,立论清楚,观点鲜明,逻辑性强。本文简略介绍他们文章的基本观点。
阎学通谈中国外交政策
阎学通1992年在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获得政治学博士学位,现任清华大学国际关系研究院院长,并兼任中国国际关系学会副会长,中华美国学会副会长和世界和平论坛秘书长等多项职位。他长期关注和研究国际关系理论、社会科学研究方法、中国古代政治外交思想、中国外交政策,以及大国崛起等国际政治领域中的问题,著作发表有《中国国家利益》、《中国崛起国际环境》等多部颇有影响力的国际关系著作。美国《外交政策》杂志2008年曾将他评选会全球100位有思想影响力的知识分子之一。
阎学通在该期《外交事务》上发表“中国新外交政策”一文,论述中国在后疫情时代的新外交政策,表达中国外交政策学术界的声音。阎学通在文章中开宗明义地指出,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外事委员会主任杨洁箎在阿拉斯加中美外交官会谈中对美方严正表态说:“你们没有资格在中国面前说,你们从实力地位出发同中国谈话”,这反映了北京外交范式的转变。北京外交范式之所以有这种转变,是因为中国认为,自己崛起为大国使其有权在世界事务中扮演新角色 – 这种角色与美国无可置疑的主导地位无法调和。阎认为,中国新的外交范式或风格,就是要平视世界,即所谓“平视外交”。面对美国,中国想要在外交领域跟它平起平坐。“平视外交”所带来的一个具体形式是:“你用什么政策对我,我就用什么政策对你”。在谈到与美国拜登政府的关系时,阎学通强调,中国最初希望拜登政府能够缓和与中国的紧张关系,但这一希望已经破灭。北京现在认为,拜登政府企图在外交上孤立中国是一种严重威胁,并正在从多方面努力使自己不那么容易受到美国的侵略与压力。
阎学通认为,随着中国国力的提升,并逐渐走向世界舞台中心,中国外交的一举一动更受到国际社会关注。与此同时,中国外交也面临许多以前不曾面临的情况。作为一个大国,中国不会跟随美国的步伐。“在一些问题上,中国与美国的竞争不可避免”。但阎学通同时指出,中国大国崛起而获得的新自信,并不意味着它会在每一个领域挑战华盛顿。中国会在某些问题上拒绝美国的领导,但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中国将把竞争限制在自己认为有优势的领域,如抗击新冠疫情、减贫、贸易、国际基础设施建设、发展数字支付系统和5G技术等。
在阎学通看来,今天的中国具有双重身份,一个是世界大国,一个是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作为世界大国,中国要承担比其它国家更多的国际责任,但不能比更强大的美国要多。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要维护发展中国家的整体利益。
在谈到中国国家利益与外交政策时,阎学通从意识形态、经济与金融、军事、中美合作与全球治理等多方面进行了论述。
首先,在意识形态问题上,中国不会输出其政治制度与治理模式,但中国将努力塑造有利于自己崛起的意识形态环境,反对西方将其政治价值观标签为具有普遍吸引力和有效性的观念。例如,美国根据选举政治和个人表达来定义民主和自由,而中国则根据社会保障和经济发展来定义它们。
其次,在经济政策上,中国根据新的国际形势决定实行“双循环“战略,以减少对外国市场的依赖,支撑中国庞大的国内市场。在金融方面,北京将推动人民币数字化与国际化,寻求减少受到美国金融制裁的影响,并期待将来能与自己的商业伙伴在SWIFT之外进行国际贸易。
其三,在军事上,北京希望与美国的紧张关系限制在经济领域,避免升级为军事冲突。同时,北京将力求将人民解放军打造成能随时投入战斗的世界级军事力量。解放军的使命仍将是威慑而不是扩张。中国将继续拒绝军事同盟。在台湾问题上,北京至今没有放弃和平统一的原则,但如果出现法理上的台独,北京可能会放弃这个原则。北京希望与华盛顿达成默契,即维护台海和平是双方的共同利益。
其四,在中美合作与全球治理上,北京愿意在改革全球治理机制、帮助全球经济在后疫情时代尽快复苏、以及应对全球气候变暖、伊朗核协议等跨国挑战方面与华盛顿合作,发挥积极作用。但中国不会接受美国在未与中国协商的情况下制定的规则。北京的目标是要让国际规则建立在真正具有包容性的多边主义上。与此同时,北京希望在平等和相互尊重的基础上得到其它大国的尊重。北京同时希望与美国竞争是一场良性竞争,而不是互相攻击的拳击比赛。
阎学通最后指出,中国在后疫情时代的外交政策刚刚开始形成,会根据国内外形势的变化进行调整。这个调整的背景与过程将彻底改变全球格局。
王缉思谈中美关系
王缉思毕业于北京大学,是中国著名的美国问题研究学者、国际关系专家,北京大学国际战略研究院院长,并兼任中华美国学会会长,中国国际关系学会副会长,中国改革开放论坛副理事长等职位,其研究方向为美国外交、中美关系、亚太安全、国际政治理论,主要著作有《国际政治的理性思考》、《高处不胜寒:冷战后美国的全球战略与世界地位》等。王缉思的一些外交政策主张与建议曾受到中国政府决策层的高度重视,如他在2012年提出的“中国应该‘向西看’”与“西进:中国地缘的再平衡”等观点,对“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做出了学理上的支撑。王缉思是深受西方国际关系学术界尊重的中国学者,《外交政策》杂志曾在2005年与2012年两次评选他为全球100位顶尖思想家之一。
王缉思在该期的《外交事务》上发表题为“反华阴谋:北京眼中的‘新华盛顿共识’”文章,以冷静理性的笔触、从历史到现实的广阔视野来分析当今中美两国关系,同时探讨中美两国应该如何在竞争中避免冲突,和平相处。
- 中美关系的严峻现实
王缉思的文章开门见山地写道:“美中两国正在卷入一场可能比包括冷战在内的现代史上任何其它国际竞争都更持久、更广阔、更激烈的竞争。在中美两国国内,对这场竞争可能升级为公开冲突的忧虑越来越多。”
王缉思在分析中美两国竞争越演越烈的历史背景与原因时指出,在过去10年里,华盛顿的共识已经决定性地转向到对北京采取更具对抗性的姿态,这个过程在特朗普政府时期达到顶峰,拜登新政府上台后对华政策并未出现实质性的调整,而是将中国视为“是唯一有潜在能力将其经济、外交、军事、和技术力量结合起来,对稳定和开放的国际体系发起持续挑战的竞争对手。” 华盛顿的许多人相信,这种对中国更强硬的新共识,是对北京方面更自信、甚至更加“咄咄逼人”举动的回应 – 在他们看来,是中国迫使美国采取更强硬的立场。
王缉思指出,中国人对中美两国关系恶化的观点跟美国人的看法相反。从北京的角度来看,是美国而非中国,培育了两国间这种新的敌对环境。因为中国一直以中美两国应该以“不冲突、不对抗、相互尊重、合作共赢”的原则指导中美关系,而且这始终是中国官方的底线。然而,由于近年美国对中国的看法变得越来越强硬,许多中国官员对美国的看法也越来越负面。北京的传统观点认为,美国是对中国国家安全、主权和内部稳定的最大外部挑战。王特别强调:“大多数中国观察家现在认为,美国受恐惧和嫉妒的驱使,正在以一切可能的方式遏制中国。”
王缉思在分析论述了中美双方对对方态度后表示,他写这篇文章的目的是为了“力图找出更好地理解中美双方对当代历史的分歧观点,使中美两国能够找到一种方式来管理彼此间的竞争,避免一场谁都不想要的毁灭性冲突。“
- 中美相互反感的原因
中美两国之间现在互相反感对方,并在许多问题上,双方日益加强对对方的公开指责与抨击。王缉思对中美现在互相反感对方的原因进行了分析。他认为,中国的大国崛起,是令华盛顿头痛与焦虑的一个根源,并以许多例子论证了美国反感中国的原因。
在谈到中国反感美国的原因时,王缉思指出,北京认为,从历史上到今天美国一直在干涉中国内政,而近期,新疆、香港、与台湾等中国内政问题,都成为中美摩擦的主要根源。北京相信,华盛顿对中国内政一系列粗暴的干涉,是企图“西化”、“分化“、和削弱中国整体战略的一部分,以阻止中国崛起成为强盛大国。因此,中国对美国的姿态与立场变得越来越坚定和强硬,而且信息表达的十分清晰:”中国不会被吓倒“。
- 中美应接受既竞争又互存的现实
在分析了中美互相反感及对立的原因之后,王缉思指出,中美关系现在正围绕两个秩序展开:一个是中共领导和维持的国内秩序,一个是美国领导和维持的国际秩序。他认为,中美为了避免冲突,需要接受两个基本的现实。
第一个现实是,中国共产党在中国人民中享有巨大的威望,其权力根基不可动摇。尽管在国内仍面临一些挑战,但在可预见的未来,中共的领导仍将无法挑战。企图以外力改变中国可能是无效的,甚至可能适得其反,它将会促进中国国内团结并激起反抗西方的情绪。
第二个现实是,在构建全球秩序方面,美国仍将是最强大的国家。尽管美国面临国内外各种挑战,但其实力源自它的多元性、创新文化、和公民社会的韧性,这些因素至今没变。
有鉴于此,王缉思认为,中美两国应该遵循北京长期以来提出的“相互尊重”的路径。华盛顿应尊重北京领导和维持的国内秩序,这种秩序使中国数亿任摆脱了贫困,为世界上最大的国家带来稳定。与此同时,北京应尊重华盛顿在当今国际秩序中扮演的积极角色,这种角色有助于促进经济增长和技术进步,中国事实上也能从中受益。王缉思同时表示,中美两国会继续在很多领域竞争,但竞争的目的应该是看哪个国家的政府能够更好地服务其人民,哪个国家能更快地从大流行病中恢复并更好地保障其公民的健康,以及哪个国家能更受世界欢迎,等等。而应避免在谁能更严厉地指责对方,和军备竞赛这些领域竞争。
王缉思特别强调,为了防止中美竞争演变成灾难,尤其需要关注两个重要议题。
第一个重要议题是台湾问题。北京将台湾问题视为必须捍卫的事关主权与领土完整的核心问题;华盛顿则是从国际承诺和地缘安全利益的角度看待台海问题。他相信,中美双方在台湾问题上有重大分歧,但也有共同利益:即维持台海和平。
第二个重要议题是中美经济竞争。王缉思认为这个议题所造成的问题范围更加广阔复杂,处理起来也更加棘手。而且中美两国都在加紧提升自身经济竞争力并谋求相对优势。他希望中美两国能够管控好彼此之间的经济竞争
王最后指出,如果美中两国不能管控好彼此之间的竞争,整个世界将面临分裂、动荡和冲突。
结 语
在中美两国关系处于十字路口的关键时刻,中国两位顶尖的国际关系学者阎学通与王缉思在美国权威的《外交事务》杂志同时发表文章,表达中国学者关于中国外交政策与中美关系的看法,与美国同行对话,深具现实意义。希望有更多的中国学者参与这样的国际交流与对话。
在中美两国猜疑与竞争日益严重的情况下,中国两位重量级的国际关系学者提出的关于中美两国应该努力管控好彼此间的竞争,避免冲突的观点,应该得到美国同行的理解与重视。中国学者再次明确表明了中国方面长期以来与美国交往的意愿:即“不冲突、不对抗、相互尊重、合作共赢”。这是保障中美两国人民及世界人民根本利益的有效路径。
在中美两国政府目前缺乏有效沟通与对话的情况下,中美两国学者与民间的交流与对话是非常必要的,而且需要进一步加强,以此消除双方的猜疑与误判,促进双方的了解,明知对方的意图。应该如王缉思教授期待的那样,中美两国学者共同努力,“能够找到一种方式来管理彼此间的竞争,避免一场谁都不想要的毁灭性冲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