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以栋
愚者千虑,必有一得。我思虑多日,在感叹自己不够聪明之余,发现聪明人往往做事有条理。当然,这里的聪明主要指事情做得好,而不仅是上过名校或者取得过高学历。这里是我观察的实例。
刚出国时,我一同学有两个导师。一个是大学校长,另一个是系里的年轻教授。他不是校长新招的学生,而是校长从别的学校来赴任时带来的学生。考虑到校长很繁忙,所以在系里又给他配了一个年轻教授,具体指导论文。因为有两个导师,他定期与他们会面,所以就有个比较。他说,校长虽然繁忙,但做事极有条理,引经据典,头头是道。所引文献,出处很清楚,有时可以直接从文件柜里取出来。而他的年轻导师,却是满屋子文件,但总找不到需要的文章。高下之分,不言而喻。
刚来美国工作时,我有一同事,单身母亲,高中毕业,从秘书转成分析师,跟我同事。做我们这一行,一般都有较高学历,所以我们的工作对她很难。但有一条,我们交待她做的事情,她总是按时完成。她早上七点前来上班,安排的事情,一条一条的做,即使不明白,也会按步骤帮你做完。我对她的工作,真的很感激。工作熟悉以后,我就帮她简化了许多手工步骤,她对我也很好。我走的时候,她跟我说,你刚来时,你的英文我真的听不懂。现在你走了,我真可惜你离开。
我到一新单位,遇到一美国同事,他从公司一个很高的位置上,站错了队,被贬来跟我同事。他跟我说,他以前的经理,管理公司的几百亿资产的投资。那哥们有一八仙桌,桌上到处摆满半尺高的文件。虽然文件不停的更新,但无论何时,只要需要,他都可以从桌上顺手拿出相关文件。搞投资的人,容易自负,但对这哥们的功夫,大家都钦佩。
我不久前的一同事,我们一起做项目。他对相关数据和流程了如自掌。他的桌上没有许多文件,但他的计算机里的文档井然有序。我们有职位比他高,年头比他长的同事,但大家都感觉他对大家更重要。他每天带来的水果也很奇特,一种水果带一个,一天带来几种不同的水果。我是星期一带来一口袋苹果,吃一星期,明显不如他营养搭配得好。
这是一个大数据的时代。当今的项目需要大家的协作,真正有价值的文件不是用Google可以找到的,尤其是公司内部的政策性文件和数据。
我们小时候,许多事情一两天就做完了,所以做事有条理不显得多么重要,虽然我有时也为自己和孩子到处找东西烦恼。
现在我们长大了,许多事情要一步一步地做,这时安排事情的轻重缓急就很重要。一件事情放下来,过了几个星期再回来做,文件和数据不知道在哪里,当初的规划又找不到,等慢慢搞明白了,又会被拉去做别的紧急的事。在这样的环境下工作久了,做事有条理就显得很重要。同事间的优劣,也尽显出来。
我们在工作中遇到困难时,都知道要找能人帮忙。能人未必去了名校,未必有博士学位,但能人能在短时间内,给我们提供需要的文件、数据和结果,这就是本事。
我们这些做家长的人,容易强调小孩子学习新的知识。但养成做事有条理的习惯,却是终生受益。
聪明原指耳聪目明,我个人的理解是:耳聪是指做一个好的听者,耐心理解对方的意图,然后再作考虑;目明则是知道有用的知识和资料在哪里。最近跟一同事聊天,谈到做个好的听者。她说,华尔街人士一般不是好的听者,但他们知道什么时候友好地点头。
现在的计算机储量很大,但知道相关文件存在哪里,则是文本管理功夫。离开计算机,安排好自己日常事务的条理,也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认识周围人的专长和特点,并能合理加以沟通和应用,则是好的管理者素质。
发表于 2015-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