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关注“美国华人”
公众号:美国华人 ChineseAmericans
客观、理性、包容
有一篇署名爱因斯坦的文章《爱是宇宙间最大的力量》,据说是他写给女儿的信,信中说:“当我提出相对论时,没有多少人理解我,在此信中我透露给人类的也会与世人的观念和偏见抵触……在宇宙中存在着一种极其巨大的力量,包容并主宰其他一切,他存在于宇宙中的一切现象背后,这个力量就是爱。”他说,爱没有极限、超越一切,爱就是照亮彼此的光,就是彼此相吸的引力。
爱因斯坦虽然是姓“爱”,但其实并没有写过这篇心灵鸡汤。不过虽然这是篇伪作,却是很应景,因为爱因斯坦预言的引力波一次次波及地球,一次次刷遍朋友圈,人们热情的转发并不仅仅是出于对物理学的兴趣。两年多之前,激光干涉引力波天文台(LIGO)首次直接探测到了爱因斯坦在一百年前预言存在的引力波;本月早些时候,这个发现为相关的科学家带来了诺贝尔物理学奖的殊荣。
在电影《星际穿越》的故事情节里,引力波就唱过主角,在那里,它是穿越时空的唯一力量,也承载着一种对这个世界的超然的爱;书架上的尘埃那看似平淡无奇的一个晃动,就潜藏着来自高维度世界的一个宝贵的信息。在电影故事里,女主角从这些信息解读出星际旅行的重要启迪,最终找到了一个穿梭宇宙的通道,见到了自己毕生思念的父亲。量子力学的至深之处与普世的至简之处,再一次起了玄妙的共鸣,这是普通人最神往和关心的。
星空是一切神秘的终极所在,宇宙的超越感给人的讯息绝不在于日常,而是关于人生存在的答案,是宗教、哲学、诗歌的源泉。当你伫立于原野的星空之下,你不仅会被无限浩渺所震撼,更会感到一种融合的亲近。如康德所说,头顶的星空、心中的道德律,都是永恒神圣的印证。
科学家说,引力波是时空的涟漪,绵延宇宙。人类观测到的第一次引力波事件,是在遥远的宇宙的一个微小的角落、直径以公里计的两个黑洞相互融合产生的,过程不到半秒钟,产生的涟漪却在十几亿年之后扫过地球,恰巧被正在指向这个方向的LIGO探测器捕捉到,就像在风中听到一声来自地球另一边的蝉鸣,令你若有所思。
当我们有能力聆听到这个波动,就不再被宇宙的浩渺所带来的孤寂感所淹没,引力波让不同角落的互相关怀与对话成为可能。卡尔维诺有篇关于宇宙对话的短篇小说,写了两个遥遥相望的行星上的两个人,他们互相举着牌子对话,打一个招呼就要过千万年。然而比这种距离感带来的惆怅更重要的,是一种激动之情——宇宙这么大,而我竟然看见你。
同样,世界这么大,而我竟然遇见你。每个人的生活都是杂七杂八地铺陈,而我在一瞥之下,竟然在角角落落都看得见潜藏的心声。而与你擦肩而过的那个人,则是我。这就是巧合的魅力,也让人生充满着惊喜。
引力波意味着两个星体的回旋和融合,像爱的共舞一样美妙绝伦。自从第一次成功之后,人类开启了新的探测宇宙的方式,已经聆听到了四次由黑洞融合所产生的引力波。近日,科学家们观测的第五次事件,也是截然不同的事件——引力波的来源是两颗直径更大的中子星的回旋和碰撞,并观测到了相关的光学信号。一波未平,一波又起,人类不仅进入了宇宙观测的新纪元,对于宇宙、对于人生的认识也有了新的视角。
顾名思义,“黑洞”是引力大到连光线都无法逃逸的幽冥世界,因而我们也无法进行光学观测——它是不可见的。然而质量相对较小的中子星,就伴随着从可见光到伽马射线等各种能量水平的辐射线,向整个宇宙散发,让我们可以直接“目睹”它的令人惊艳的面貌。中子星就是致密到连原子都塌缩成实心球的地方,在那里,一茶匙的物质就有几亿吨重。但这里的要点是,不只是黑洞可以融合,中子星可以融合,那么我们有一天会观察到中子星和黑洞的融合吗?白矮星和中子星的融合呢?
引力波的动态让人联想到太极图,一阴一阳在互相的回旋中,坠入对方而彼此合一。这不正是对爱的最佳诠释吗?太极图对相辅相成、对立一体的关系做了最直观的简化。荷兰著名版画家埃舍(M. C. Escher)的作品《漩涡》描绘了两个交融贯通的漩涡,恰如对于引力波的诠释:它是两个螺旋的融合,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上面那篇署名爱因斯坦的文章说,我们现在还无能力制作一个“爱”的炸弹,以消灭正在摧毁这个星球的仇恨、自私和贪婪,但我们每个人都拥有“爱”的能力,这个引擎可以像引力波一般发射爱的能量。两个螺旋就像是人的内在生命和外在生命的成长轨迹,两者相辅相成、融合为一,回旋就在人的自身发生着,人的一生就是生命与爱的成长历程,这是引力波的另一个现实意义。
宇宙中遍布着这种融合。科学家观测到星系的融合,两个漩涡星系在几十亿年的时间里满满地融为一体,我们的毕生只是这个过程中的一瞬,而我们在这一瞬间一眼望去,它们的舞姿正像一支永恒的玫瑰。
也许这就是《小王子》里那朵永恒的玫瑰。小说里的小王子在不同的星球上穿梭,寻找着自己关于人生、关于爱情的答案,他最后的找到的结论是:与我们自己有关系的,就是独一无二的,就是对我们重要的。宇宙之大,其实到处都充满着大大小小的引力波,那些我们碰巧打开天线捕捉到的,就是令我们全身心振作起来的,就是带给我们讯息的波动。此刻,两片平庸的叶子也可以觉知,在我们之间已经穿越过无数的波动了,何时停止无动于衷?
白矮星和中子星会融合吗?白种人和黑种人可以联姻吗?年龄相差几十岁的人可以初恋吗?同性别的人可以结婚吗?形形色色的引力波里,有着对形形色色问题的答案。
如果十几亿年前在遥远的宇宙深处的瞬间,它的时空涟漪就足以穿越广袤宇宙,每个人也不必为自己的微渺所局限。愿天下有情,愿每个人都终成茫茫宇宙的眷属,超越自己的小小生命。朴树的歌《生如夏花》中唱到,“我在这里呀,就在这里呀”,且让我们在稍纵即逝的生命里,彼此看到对方。我们这些小我的生命中,那些自以为是的自私和彼此仇视,也许意味着,我们需要更多地仰望星空。
微信的启动封面上,背景是地球,前景则是一个小人,八成就是那个穿梭于星球之间的小王子,他就是你,他也是我。这个场景代表着相遇,代表着回旋的可能。所以这小王子绝不是一个孤独的背景,而是一个激动的相邀:世界这么大,而我竟遇见你。
我在这里呀
我在这里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