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华人”公众号就华人关心的焦点问题——“亚裔细分”相继推出了几篇深度研究、分析和评论文章(本文下部有文章链接)。近日,我们采访了反对细分的社区活动人士阿树,支持细分的AAPI Data创始人拉马克里希南教授,并结合2016年9月国会议员刘云平给华人社区就细分问题回复的一封邮件,试图进一步把细分问题的各个方面呈现在读者面前。
我们这次也同时联络了反对细分的华人社区活动人士解滨先生,我们希望给解先生一个通过我们平台发出反对细分的观点的机会。但很遗憾,他最终拒绝了我们的采访。
作为一个平台,我们在亚裔细分问题上的态度就是呈现事实,传递各方的声音和观点,让读者自己去分析和判断并做出结论。与此同时,我们也将把各方的反馈和读者的声音传达给华人社区领袖和和政治人物。
2017年8月,在波士顿的麻州议会大厦前抗议麻州细分法案H3361的华人(图片来自网络)
对社区活动人士阿树的采访
阿树,左派华人草根积极分子,几年来帮“美国华人”写过许多文章,长期活跃于微信等社交媒体,积极参与过反Sca5、“挺梁”、“陈建生被杀案”等多次华人维权活动。
我考虑问题的第一出发点是这件事情是否会对华人利益有利或有害。对于细分,我没看到细分会对华人利益有什么好处,而且不能排除会对华人利益造成伤害,所以我反对细分。
细分是一些亚裔团体提出来的,所以细分亚裔。细分华裔有一些台独因素,其他的华裔细分可能是有些亚裔团体觉得细分有利于他们团体的利益。
我反对把台湾人单独分开。我自己有很多台湾同事和朋友,除了来自不同地区,不管是从生理特征、语言还是文化上台湾人和大陆人都几乎没有区别。台湾和大陆的关系主要是由大陆和台湾的实力和定位决定的,虽然美国的意志也会是其中的一个因素,但是我不认为州一级立法会对台湾统独本身有任何实质影响。“填表台独”和“护照贴纸台独”一样滑稽可笑。
有种种迹象表明,细分其实背后有很多不同利益团体在推动,所以每个州的细分法案长得都不太一样。有为了收集各国亚裔特异性健康数据争取更多科研和经费的,有因为各国亚裔收入和资源有差距而希望争取更多政府或慈善经费的,也有为了在大学入学中不要跟着东亚和印度裔一起被平权的,当然也有一些台独势力。反对细分的也分几种的,一部分主要是担心细分之后华裔小孩大学入学更难的,另一部分是反对一切形式的亚裔细分、认为亚裔细分是歧视、甚至认为亚裔细分会引来种族灭绝的。我个人认为担忧大学入学的确实有一些道理,我也看到过公开文献显示东南亚裔明确表示希望在大学入学中从“model minority(模范少数族裔)”里面分出来,和拉丁裔、非裔同等考虑的。
加州的AB1726是第一个州级的亚裔细分法案,当时遭到了加州华人和加州共和党的强烈抵抗。在提案人Bonta删除AB1726中数据用于教育的部分之后,加州共和党集体转投了赞成票,反对AB1726的大部分华人团体也停止了抵抗。有趣的是,反对AB1726的加州团体几乎都没有参与今年解滨领导的反细分运动,而解滨公开表示在细分问题上决不妥协,所以我不觉得排除教育会改变他们对亚裔细分的态度。
亚裔细分不是民主党或者共和党的党派议题,有几个证据。1. 虽然大多数州是民主党议员提出的,但是亚利桑那州是共和党议员提出的。2. 不管是哪个党的议员提出的,两党基本都投了赞成票,包括加州AB1726的前身也是在毫无异议的情况下几乎全票通过的。很显然亚裔细分是亚裔团体在背后游说和推动,与党派无关,只不过因为亚裔政客多是民主党,所以事实上造成大多数亚裔细分法案是民主党议员提出的。当然有很多华人右翼草根团体热衷于把一切议题都做成党派议题,抓住一切机会反民主党,所以有意将亚裔细分和民主党捆绑,虽然共和党也是支持亚裔细分法案的。
我希望华人政客和“社区领袖”倾听社区心声,做华人社区和支持细分的其他亚裔团体之间沟通的桥梁,而不是为支持亚裔细分的团体来试图说服和安抚华人社区。如果你们真的相信亚裔细分不会损害华人利益,那么就走到前台来担保亚裔细分不会损害华人利益,那么就在立法过程中做好watchdog保证亚裔细分法案的条文绝对不会留下损害华人利益的空间。如果不能保证亚裔细分不会损害华人利益,甚至已经做好牺牲一部分华人利益的准备,那么你就失去了代表华人社区的资格。
亚裔细分是一些亚裔小国的团体在背后游说,而华人作为大族反而一筹莫展,也够讽刺的。华人要学他们十年磨一剑,在背后慢慢使力,依托背后的华人草根势力参与正常的立法程序,而不是只是漫无目的的街头运动。亚裔细分最终要靠立法途径来修改或者推翻,这需要解除、沟通、协商和谈判,单纯靠对抗和在微信中文世界反细分是不会有结果的。如果不能走上正常的抗争渠道,难免会让人怀疑,他们到底是为了反细分,还是只是为了反民主党。
采访AAPI Data创始人、亚裔细分法案支持者卡西克•拉马克里希南教授
卡西克•拉马克里希南(Karthick Ramakrishnan) 是加州大学河滨分校公共政策学院的教授,和AAPI Data的创始人。
我是加州大学河滨分校公共政策学院的教授。我是一名印度裔移民,在十二岁那年来到了美国。我本科毕业于布朗大学,后又在普林斯顿大学获得博士学位。我的研究课题应用到许多统计学知识。你可以在我的个人网站 http://karthick.com 了解更多我的研究。
AAPI Data始于2012年,旨在将与亚裔、太平洋岛民有关的研究数据简化,为记者、社区领头人和民众等非学术人员提供更便利和简洁的研究报告。没有好的数据就不可能产生好的政策。我们已经了解到很多社区组织、教授,甚至私立机构都觉得我们的数据很有帮助。
首先,请允许我纠正一件事: 尽管我们在微信平台和抗议活动中经常听到这个词, 划分”segregation”这个说法并不对。划分”segregation”这个词主要是指将各个族裔根据所上的学校或所居住的地域互相隔离。我们所说的是数据细分(data disaggregation),是指在每个地域区划内将族裔信息细化到各个族群。
在族裔这一栏,大家可以填写亚裔,也可以自愿填写更多的族裔信息,比如“华裔”、“韩裔”或“越南裔”。当然也可以填写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族裔。数据细分化是美国统计局自1980年以来的一个举措。而这对于亚裔社区推动选票语言支持系统、双语教育、学生心理健康服务和提供适应亚裔文化传统的医疗服务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
AAPI Data的主要任务是提供数据,并带动更多的人更好的掌握数据分析的能力。我们还没有在全国范围内在各个州参与立法。但是我们相信更具体细致的数据将帮助我们回答一些重要而基本的问题。比如:“亚裔群体在哪些问题和结果上是相似的?哪些又是不同的?”我们的网站上有一系列的博文,具体阐述了我们对于数据细分的看法。(http://aapidata.com/blog/?tag=disaggregation)
要问“为什么”和“如何”收集族裔数据,真的是一节课都讲不完!单单是人种和族裔的定义就非常复杂,它反映着不同族裔以移民或奴隶的身份来到美国的历史。我会尽量把这个问题回答得简洁清楚。
在美国社会,许多社会差异比如说医疗健康,心理健康,贫困和英语语言能力的不同都表现在族裔的不同中。自1980年以来,拉美裔和亚裔都有对具体族裔的细分数据。但是亚裔群体的差别远大于拉美裔,尤其是在英语语言能力和贫困问题上。比如,你要是一个高中校长想联系无法用英语自如交流的学生家长,你就必须知道学校里学生的族裔分布,不然就无法解释用于翻译文件和雇用翻译员产生的额外支出。这个道理也可以用在县医院管理中。只有了解社区内族裔的分布才能决定在急诊室要提供多少种语言协助。还有一个值得强调的点是,将亚裔数据细化是亚裔社区包括华裔在内努力了30多年的目标,所以这并不是政府强加给我们的。并且,细分化数据一直以来都是自愿填写的。
我个人在这一问题上没有偏向。但我很能理解这个问题的敏感性,尤其是牵扯到亚洲的政治。我所知道的是,在语言上这两个群体确有不同,所以细分数据可以更好的了解某一区域的语言协助是否需要简体中文或繁体中文。确实有学术研究报告支持这两个华裔群体有不同之处的观点,比如以下这篇研究发现,台湾学生更容易进入优质学校。(https://www.brookings.edu/research/asian-american-success-and-the-pitfalls-of-generalization/)。 所以将两者区分了解, 对于从中国大陆来的移民是有直接帮助的。另一方面,由于台湾移民的人口在一个县或市的比例大多很小,因此在研究健康,教育和贫困问题时,其实都不会把台湾单独列出。
相信大家都明白兼听则明,偏信则暗的道理,所以希望我们每一个人都在多方了解了数据细分这一问题的历史和意图之后才下结论。不然的话,就有可能作出错误的决定! 数据细分和大学录取完全没有任何关系,但是有很多的谣言都在散播这样的观点。在教育领域,这些数据只能用于帮扶学生的领域比如心理健康、自杀预防、家长语言协助系统或是帮助学生按时从高中/大学毕业。
在教育领域,个人亚裔细分数据只汇报到本学校,不会出现在寄给大学招生办的高中成绩单上。如果大家想要在这一问题上得到肯定的答案,可以和校区委员会、校长或教育局讨论这个问题。但是将学校从数据搜集中排出并不是一个好主意。就像我之前说的那样,细分数据对校方全面而周到地提供心理健康、自杀预防、家长语言协助和帮扶学生按时毕业是十分重要的。
大部分亚裔既没有注册民主党也没有注册共和党。我也是一样,没有在任何一个党派注册。在人口数据统计中搜集准确而具体的数据是两个党派总统都支持的目标。我知道圈内的有些共和党人在散播谣言,把这一问题党派化。就像我刚才强调的那样,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多方了解细分数据的历史和意图。我推荐感兴趣的读者看一下这本书的第五章节: 美国泛族裔论Asian American Panethnicity (https://books.google.com/books?id=_1nBBxVTCjYC&printsec=toc)
AB1088细分法案发起人之——刘云平对于亚裔细分问题的回复
刘云平(Ted W. Lieu)在台北市出生,随父母移民到美國,美国民主党籍联邦众议院议员、前加利福尼亚州州参议员。1991年在斯坦福大学取得计算机科学理科学士以及政治科学文学士学位。1994年在乔治城大学法律中心取得法学博士。
下面是2016年9月19日刘云平议员答复华人社区人士的一封邮件中文翻译。邮件回答了作为AB1088法案发起人之一的刘云平议员对亚裔细分问题的看法,特别提到了“有人认为细分有台湾的选项是有台独的目的”这一问题。
下面是刘云平邮件的中文翻译:
再次感谢大家的帮助和支持。以下是一些关于AB1088法案的信息。我没有跟踪关注AB1726法案,所知无多,因此无法置评。
关于有我参与起草的AB1088法案,该法案是由三个主流亚裔民权组织推动:亚裔美国人民权及平等,亚太美国人法律中心,以及亚太美国人加州行动联网。该方案并获得其他七十个主流组织的支持,包括美国癌症协会。以下会附上名单。没有人出面反对。我强烈地相信,现在反对AB1088的人,他们的观念跟主流大相径庭。
AB1088包括用于数据收集的额外类别,比如关岛、萨摩亚、夏威夷土著等几个分类。我参与起草不代表我认为关岛、萨摩亚和夏威夷都算是国家,而是反应了我内心深处的信念:(一)人们应该有选择自己所认同的种族的自由;(二)更精确的数据就是更好的数据。如果一个人自我认同是关岛人,那么他或她就有自由去表达这一认同。同样地,如果一个人自我认同是台湾人,那么他或她也应该有自由在数据收集表上表达这一认同。
关于普查,我确实在录像中表示,可以在表上填写自己是台湾人。因为有台裔美国人的团体请求我这样做。如果是萨摩亚团体找我,我也一样会去做。如果是关岛团体找我,那也没有区别。我一直相信收集更多、更精确的数据。
我支持亚裔美国人这个叫法。同样我也支持华裔美国人、日裔美国人、萨摩亚美国人、台裔美国人、韩裔美国人等等的叫法。泛亚的称呼和限定性的称呼不是相互排斥的。你们这么努力地筹备美国华人大会的成立大会,就是因为你们对于华裔美国人这个分类的认同。华人大会的存在,不代表以某种方式从亚裔美国人社区当中分离出去。AB1088的存在,也不代表要分离亚裔美国人社区。事实正相反。通过更精确的社区数据收集、并给予人们表达自我认同的自由,该法案事实上强化了亚裔美国人社区。这就是为什么如此多的亚裔团体选择了支持。
以下是具体团体名单(为节约篇幅,本文只列出73家中的前20家团体)。
SUPPORT : (Verified 8/30/11)
1. Asian Americans for Civil Rights and Equality (co-source)
2. Asian Pacific American Legal Center (co-source)
3. Asian and Pacific Islanders California Action Network (co-source)
4. Advancement Project
5. American Cancer Society
6. American Lung Association
7. Asian Alliance Law
8. Asian Americans for Community Involvement
9. Asian and Pacific Islander Health Forum
10. Asian Business Association
11. Asian Law Caucus
12. Asian Pacific American Medical Student Association
13. Asian Pacific Environment Network
14. Asian Pacific Islander Caucus for Public Health
15. Asian Pacific Islander School Board Members Association
16. Asian Pacific Liver Center
17. California Immigrant Policy Center
18. California Pan-Ethnic Health Network
19. California State University, Long Beach, Pacific Islanders Association
20. California State University, Sacramento Polynesian Club
作者:阿树,卡西克•拉马克里希南,刘云平
本文首发于“美国华人”公众号(ID: ChineseAmericans)
请读者广为转发朋友圈和微信群。其他媒体如要转载,请联络本公众号。
《【亚裔细分调查报告】一、细分教育数据的收集与使用》
《我为什么反亚裔细分,又为什么不参加反细分》
本文由作者投稿,内容不一定代表“美国华人”微信公众号立场。
长按识别二维码,加关注
微信公众号:ChineseAmericans
网站:ChineseAmerican.org
投稿、转载授权:[email protected]
阅读原文 Read more
阅读“美国华人”精选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