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裔美国人的痛,我尝试去理解

美国华人


1767篇文章

有一天, 肤色不再是人们谈话的题目,我期待着,拨云见日那一天。


正文共:3611字

预计阅读时间:10分钟

撰文:李文


1. 肤色,是个敏感话题


暑假已经开始,我们像往年,跟丈夫的兄弟家人在美国东岸海边相聚。今年,大家都取消了飞行计划,提早见面,看来要一起渡过这个充满不确定性的夏天了。


非裔美国人的痛,我尝试去理解

侄女带来一个男朋友,叫皮特,大学同学。小伙子身高两米,一头卷发,皮肤白皙,简单寒暄之后,我跟嫂子单独闲聊,话题转到我的日记以及弗洛伊德之死在社区引发的各种评论。嫂子示意放低声音,把我拉到门外,说:“皮特有一半黑人血统,也许你可以和他谈谈。” 我又惊又喜,他一定有很多故事。


一会儿,嫂子敲门,有点儿局促不安,说了几句不着边际的话,其实是想提醒我,除非皮特自己爆料,不便挑起话题。


肤色问题,非常敏感,掌握不好,一石激起千尺浪。我等着皮特自己跟我讲。


2. 我交过一个黑人男朋友


20多年前,来美国留学,读电视新闻专业。开学第一天,举目四望,班里没有一个长得跟我相似的。在国内做了几年英文记者,语言过关了,但对美国新闻行业,一知半解,课上讨论,一半不知所云。午饭,大家都三三两两离开教室,我一人坐在第一排,若有所思。约翰走过来,后面跟着一个黑人女同学,他指着我从家里带来的酸奶和水果,笑道:“我喜欢有准备的女孩子。” 


后来,我跟约翰成为朋友,那个女孩也变成我的情敌。


约翰英俊潇洒,黑皮肤,很酷的那种。如果说刚开始我对他的肤色没有顾虑,那是假话。记得第一次写信介绍约翰给国内的父母,我说:“他不是很黑,皮肤呈巧克力色。” 


父母惶恐不安!他们对美国非裔的认知来自新闻和电影,满脑子是充满暴力,危险的画面。父亲是一个开放,追求自由的人,回信要我看看“猜猜谁来吃晚餐”这部60年代风靡一时的电影,由卡瑟琳赫本主演,讲述一对黑人白人跨越种族婚姻的故事,是一部追求自由与骨子里对黑人有成见,在真实生活中猛烈碰撞的影片。


非裔美国人的痛,我尝试去理解《猜猜谁来吃晚餐》


父亲提醒我注意社会影响,是出于对我的关爱,其实跟影片里的白人父亲一样,本身就是一种歧视。最近跟闺蜜说起这段恋情,有的朋友说无法想象与黑人结婚生子,因为担心下一代由于肤色受歧视,对孩子不公平。我理解。


从1968 年民权运动到现在,肤色还是一个一触即破,让人胆战心惊的话题。


与约翰交往一年多,真记不得我们是否谈论过肤色或种族,两个二十几岁的年轻人,彼此爱慕,走在一起,就是这么简单。后又因身处异地,年轻气旺总是吵架,而分手。


3. 新冠让我更加了解非裔现状


非裔中有很多成功人士,也有很多活的浑浑噩噩,在夹缝中求生的弱势者。


其实真正了解纽约非裔的惨状是三月中旬。新冠疫情刚开始,纽约市公立学校迟迟不关校,因为要考虑如何安置11万无家可归儿童,这些孩子大多来自非裔和西裔家庭,他们晚上寄身政府办的庇护所,白天,学校几乎就是他们的家,一日两餐在这里有着落,有的学校还提供洗澡洗衣设施。


我无法想象在这个缔造传奇的大都市,竟然有这么多可怜的孩子。


非裔美国人的痛,我尝试去理解自由女神

4月初,看到刚公布的新冠病毒在非裔社区造成不成比例的死亡数据,触目惊心。非裔占美国人口13%,但占新冠死亡人数23%,有的州黑人死亡率高达70%。一家无党派研究所,跨越40个州的调查结果表明,美国非裔死于新冠病毒的概率是白人,西裔,亚裔的两倍。


哈佛大学公共卫生教授大卫威廉姆一辈子研究人类健康问题,他跟很多专家得出同样结论:人类卫生健康取决于一个国家, 一个地区的收入与教育水平。


人口普查数据显示,黑人与白人收入差距在过去40年基本没有变化。2018年与1978年数据几乎等同,这说明60年代末到70年代,平权运动带来的脱贫政策并没有起到预期效果,白人家庭每收入一美元,黑人只拿回家59美分。


在美国,贫富两个字,如果没写在脸上,那就写在门牌上。


邮政编码比种族更能决定你的教育,财富状况。你所居住的区域决定你在哪里读书,教育质量,居住环境,左邻右舍,甚至左右你的饮食健康和就业机会。穷区拨给公立学校的钱极其有限,师资条件非常差。


纽约州最好的社区,政府每年花在每个孩子身上的教育经费高达3万6000美元,最穷区的孩子只得到三分之一。那穷人为什么不搬到好学区呢?因为他们付不起高昂的税收和租金,无力让自己挣脱困境,逃脱这个圈子。


一个城市,两个世界。双城记,言之不过。


非裔美国人的痛,我尝试去理解一种玫瑰

吉赛尔住在纽约布朗克斯一个贫穷地区, 通过各种慈善资助项目,她把儿子送到曼哈顿一家私立学校,学费一年五万多美元,90%是白人学生。“每次看到儿子迈进学校大门,我长吁一口气,我知道他在这里最安全。但我开车往北,离开曼哈顿,接近我的家,我会很紧张,我随时有可能被警察叫住。” 


吉赛尔的儿子很幸运,有一个智慧勇敢的母亲。“很多家长不知道这些资助弱势群体的项目,或者不愿意走出自己熟悉的社区,” 她说。孩子从5岁起,吉赛尔每天驾车单程近一个小时送他去这家优质学校,一切都来之不易。 


黑人孩子从落地那一天起,经历我们不可想象的歧视。黑人小孩子,不分男女,还不到上学的年龄,如何跟警察打交道是父母早教重要一课。 


一位非裔演说家,作家,希拉·奎尔斯曾一度教育三个儿子,人的外表不重要,最近,她撕开面纱,在给孩子的信上写到:我很抱歉,由于你们黑色的皮肤,尽管那下面是你们的智慧和真心,你们不得不付出更多的努力来证明自己的才智和价值,甚至包括证明你们的人性。 


儿子的篮球教练罗伊说获取白人,警察的信任,已经像电脑程序一样设置在他的脑子里,成为他生活的一部分。在电话上,他的六岁女儿告诉我:“警察来了,不要动,连IPAD都不碰。”


我有两个十几岁的儿子,从没与他们谈论过如何与警察打交道。



非裔美国人的痛,我尝试去理解亚特兰大市长 (Fox 5)

亚特兰大黑人女市长凯夏兰斯,得知城市游行暴乱那天,第一时间打电话给她18岁的儿子,让他马上回家,说:“我保护不了你,黑人男孩子不应该在这个时候上街。”


有些人起步就比普通人有难以弥补的差距。


威廉姆在过去三年研究中还发现,日常生活中,如果总是被认为低能,不努力,被怀疑是罪犯,不被信任,成年累月,积小成多,给人心理造成无法祢补的重创。每次警察打死赤手空拳的黑人,给非裔社区带来无形的心理压力,会持续3个月。常年挤压的心头怒火,造成各种疾病,甚至早衰。


4. 从教育入手,帮人一把


位于曼哈顿上东区一家学校,上个周举行云会议,自愿参加,校方与家长学生展开多元化对话。学校近400个家庭,绝大多数是白人,但只有46人出席,其中还包括9名老师。


讲话的大部分是黑人家庭,从他们的声音里我听到恐惧和无助。“我为我的儿子担心,” 一个母亲说,泪如泉涌,压抑的情感从心底一下子涌出来。这个母亲每次接白人小朋友与儿子玩,一定会问对方:“如果有警察叫住我,你的孩子知道该做什么吗?”


黑人歧视问题,过去几十年,就像在溃乱的疮口上贴创口贴,贴上,撕下,再贴,再撕下,不敷药,永远不能治本。游行示威,一次又一次,车转轮换,种族矛盾这个难以愈合的伤疤一次次被触痛,每次抗议平息后,又有新的受害者。肤色没有变,但名字总在变。


“这次不同,看到白人与其他族裔肩并肩,高举标语,群情激昂,是给我的最大安慰,“另一个母亲说。过去15天,全美举国上下,大家带着口罩,无视新冠病毒,走上街头,反抗种族歧视,反抗警察暴力。


非裔美国人的痛,我尝试去理解纽约示威游行

美国公立私立教学很着重孩子情感,社区服务教育。大奇学校的口号是“和善待人,像老虎一样,吼” (老虎是校吉祥物);小迈是 “培养勇敢,极具同情心,完美人格和智慧,为世界做出贡献的人。“


也许这两个学校学业不是最具挑战性的,但学校教育是培养学生批判性独立思考的能力,教育孩子把爱带给整个世界,教育孩子国家机器如何运作,如何用和平方式改变这个国家。


其实我们做父母的,谁不希望我们的孩子好,好的标准不同罢了。但一个心中无爱的孩子,没有悲怜之心,即使有天大本事,也不会给父母带来快乐。


除了爱,还有一种方式,是同情,倾听那些受伤的人们的声音,对社会的不公平,敢于挺身而出。


非裔美国人的痛,我尝试去理解

朋友迎提议我们建立一个“母亲对话母亲” 的活动,以支持非裔妈妈,因为她们要承受比我们更大的社会压力。我非常赞同, 或许,我们可以通过母亲,一家帮助一个非裔儿童,在困难时刻,拉他们一把。


在曼哈顿,他们离我们那么近,却又隔的那么远。


一次教育一个孩子,我们可以改变这个世界。人们的视野开阔了,才能更加宽容,更加尊重。


5. ”请帮帮我们”


这是一组10岁-18岁男孩子对弗洛伊德之死的感受:


我很气愤,其他三位警官没有制止


我很不安,我们的国家在四分五裂


我很伤心,警察太坏了


我很愤怒,2020是我生命中最坏的一年


我很焦虑,抗议者与暴乱,却等同对待


我很怕,会发生在我的父母身上


我坐立不安,这不是第一次,也不会是最后一次


过去100天, 美国经历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有时感觉欲哭无泪,天要塌下来。新冠夺走11万人们的生命,其中有一位父亲,我认识。几次眼眶湿润,但真正让我落泪的是听到这两句话:


一个十三岁的非裔孩子,在云会议上,向大人呼喊:“我们需要你们的帮助,我们只有13%,帮帮我们吧。”


一个7岁男孩子,给罗伊教练一个拥抱,说:“我的父母告诉我的关于黑人的事,都是不对的。”


有一天, 肤色不再是人们谈话的题目,我期待着,拨云见日那一天。


非裔美国人的痛,我尝试去理解


非裔美国人的痛,我尝试去理解


撰文:李文

本文转载自《NY李文》公众号



推荐阅读

在非裔, 华裔二代和一代间寻求共同点和尊重, 耶鲁校友致艾琳

各种肤色几千人走到一起——我亲历的乔治·弗洛伊德遗体告别式

最高法院历史性的判决!同性恋变性人的工作权利不应受到歧视

ACA-5偷走亚裔梦想?聊聊反对ACA-5的正确姿势

本文由作者投稿,内容不一定代表“美国华人”微信公众号立场。



美国华人

客观、理性、包容

非裔美国人的痛,我尝试去理解

微信公众号:ChineseAmericans

微博:@华传媒

网站:ChineseAmerican.org

投稿/转载:[email protected]


点击下方
阅读原文 Read more

更多精彩内容

点赞就点“在看”(Wow) 


发表回复